广东人民出版社:打造品牌方阵瞄准“两高一大”选题

发布时间:2025.01.06     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        作者:徐平      阅读:1403次

作者:本报记者 徐平


  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黄少刚

  2024年,广东人民出版社锚定广东省出版集团、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“一集三化”(教育出版集约化,大众出版专业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)发展目标,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以专业化为发展路径,充分发挥出版社的特色和优势,持续加大对品牌产品线的投入,使其图书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。2025年,该社在已经形成的品牌方阵基础上,将面向不同读者群重点发力。

  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黄少刚接受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记者采访时介绍,作为该社“三化”改革破局项目的重点产品线“万有引力”,2023年入选了广东省出版集团“员工创新创业”项目,获得了资金和政策的重磅支持。“社里则实施了非常到位的配套措施,给予运作团队在用人、用钱和考核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,使团队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以尽情释放。”黄少刚说。2024年,“万有引力”向社科出版文化品牌转型,出版了20多种新书,规模及影响力持续提升。

  2023年底加入广东人民出版社的“乐府文化”产品线(北京乐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,成为该社旗下的独立编辑部),在2024年初推出杨本芬奶奶新作《豆子芝麻茶》,之后又相继出版了《夜奔》《问道江南西》《三十岁以后的写作课:从故乡开始》等20种图书,市场表现良好,品牌特色彰显。新锐出版品牌的亮眼表现,也激发了该社传统产品的活力。黄少刚介绍,启动于1991年的《岭南文库》便借鉴了“万有引力”对社科学术图书的营销方式,在策划和营销上谋求变革,一改读者对文库图书“古、深、冷”的固有印象。针对2024年初出版的《富马利中国见闻录》一书,营销团队精心策划了多场线上线下活动,结合新颖的新媒体传播,将该书蕴含的史料、怀旧和妇女解放等多种元素充分开发,取得了极好的效果,该书在一年内多次加印,销量达到上万册。编辑部趁势“复活”已绝版30年的《广州历史地理》,该书甫一上市就登上当当网历史类销售榜第4名、历史类地方志销售榜第1名。《黄埔军校史(1924—1927)》上市恰逢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,在全方位、多形式的宣传之下,该书很快就登上主要电商平台的热销榜,并入选2024南国书香节粤版年度好书推荐榜、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年第5期社科好书书单。

  “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已是共识。”黄少刚表示,在市场低迷的时候,许多出版机构都将特色化的品牌作为杀出重围、提振军心的利器而倾力打造。据统计,当前市场上的图书品牌不少于1000个,超凡脱俗绝非易事。黄少刚介绍,该社2025年围绕品牌建设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以品牌方阵进军市场。经过一年多的布局,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品牌方阵已初具规模,2025年6个子品牌将面向不同的读者群集中发力。二是进一步理顺出版、营销和发行的关系,使三者目标更加一致,内部衔接更加顺畅。而最大的动作则是组建新业态综合分社,全面布局和探索基于先进信息传播技术的内容产业,与传统纸书出版互相呼应,互相赋能。

  2025年,广东人民出版社优化资源配置,将在主题出版、地方文化出版、学术出版、大众出版、非纸质书新业态出版等领域全线发力。黄少刚表示,2025年度该社选题规划总体倾向为政治站位高、学术含量高、市场潜力大,呈现“两高一大”的特点。